第(1/3)页 南部群山的大战结束了,以圣江二国联军大胜告终。 而圣朝与江国各得了四座山头,可修缮城池。 至于最后一座凌云山。 在曾安民的“据理力争”之下,立德皇帝付出了一座灵矿的开采权,便将其拢在了青海城的统治之下。 青海城,玉头城,凌云城…… 接下来,便是这几座城的建造规划。 如今的清海湾势力范围之内,一切都透着生机勃勃,百废待兴。 而今日。 曾安民在与秦守诚,也就是当今立德朝的首辅。 二人正式将南部群山与清海湾这一片新打下来的区域,正式定名为了:青海路。 从此,立德朝共揽凤起,西流,青海三路。 距离光复神京这一愿景,正式迈出了一大步! …… 青海城,太师府。 如今的曾仕林,已经被朝中众臣称为“太师。” 在这立德朝中,曾家父子是名副其实的掌权者。 只是这权力的大小,还是需要他们父子二人继续搏才是…… 院子里。 曾仕林正躺在太师椅上,目光极为深沉的盯着前方的大树。 手中泡着凤起路的顶级茗香。 “爹。” 曾安民的身影出现在曾仕林的身边。 “来了?” 听到好大儿的声音,曾仕林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朝着曾安民看了过来。 眼睛之中依然是精光乍现,但却带着一抹无法掩饰的疲惫。 “您唤我何事?” 曾安民看着曾仕林那略带配备的眼神,心中微微一叹。 这些日子,一件大事接着一件大事。 老爹身为三路的扛把子,每日要处理的政务数不胜数。 饶是曾安民也已经拼尽全力帮助老爹减轻事务,却依旧只是杯水车薪。 “徐逆那边可能要发难了。” 曾仕林缓缓抬头,朝着曾安民看了过来:“想必你心中也已经有所感应?” “嗯。”曾安民点了点头,目光缓缓沉了下来: “青海路正在草创,但徐逆不会留给我们太多的时间。” “所以接下来,我们容不得一丝喘息,必须带领大军,一路北上。” 曾仕林接过曾安民的话,面容之中也透着一抹沧桑: “只是不知道,他会以何法发难?” 曾安民沉吟了一下,随后抬头朝着曾仕林看去: “我立德帝携天下大义,我大军一路北上,凡过之处,皆可归降。” “这是徐逆绝不愿看到的局面。” “所以我觉得,他应该会做两手准备。” “其一,蛊惑圣朝六路军民,但此法不顺民心,从各路的反应来看,他们更偏向我立德朝多些。” “毕竟立德帝是圣朝的嫡系血脉。” 这一点,从曾安民当初自京城转移之时便已经有所猜测。 若不然他也不会费那么大心思,将小胖太子转移到这里。 曾仕林轻笑一声:“人族立国,多图国运。” “那些剩余六路,民也许不知,但官又岂能不知?” “若无国运护国……他们的下场将会如何,他们怎么可能会想不到?” 曾安民缓缓点头:“所以这一点其实不用太过担心,凡我大军所过之地,只需让陛下出面,便可使其称臣。” “这是自然。”曾仕林笑了笑,虽然轻轻叹了口气道: “可惜,此地不是京城,若在京城,只需陛下一道圣旨,国运便为我所用。” “为何非要是京城?” 曾安民眉头轻轻一皱。 “你有所不知,我圣朝的龙脉,便在京城首阳山上。” 曾仕林面沉似水:“国运之基,便是龙脉。” “所以只需按部就班,带立德陛下前往京中便可,届时有国运相助,那徐逆也不过是手拿把掐。” “但问题是……徐逆会让我们那么轻易进京吗?” 曾仕林抬头,看向天空。 像是在问曾安民,也更像是在问自己。 “龙脉么……”曾安民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随后眨巴了一下眼睛看向曾仕林: “爹,龙脉这东西,我倒是有一条。”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曾仕林忠心尽国,便是上得刀山,下得油锅也要……等等……你说什么??” 曾仕林身子一震,朝着曾安民看了过来。 “我说,龙脉这东西……我倒是有一条……” 曾安民挠了挠头,随后不好意思道:“当初在西流路赈灾,我把那沈秋杀了之后,便将他手上炼制的龙脉给拿走了。” 说着,他伸手轻轻一翻。 便见他的手掌中心,有一条金色的,模糊不清的,但能一眼看出其不凡的气息。 那气息恰一出现,便向四周散发着浓郁的天威! 曾仕林瞪大眼睛。 死死的盯着曾安民手中那如同鲤鱼一般,在他掌心之中游动的金色气息!!! “这……” “这真是……龙脉?!!” 曾仕林的声音都透着嘶哑。 “我确定它是。”曾安民缓缓收手,将那气息重新置入识海空间,声音之中透着笃定道: “广陵子亲自验证过。” 曾仕林的身子依旧如同木头一般,一动不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