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没职称-《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1/3)页
    时间一晃到了7月末,国家决定对13种名烟名酒的市场价格放开。
    此消息一出,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百货公司和烟酒门市立刻出现了抢购名烟名酒的风潮。
    这些百货公司和烟酒门市在开市后的几个小时内,准备供应一天的烟酒便全部被抢购一空。
    进入了8月份,不知道从哪传出来的消息,民间又有传言说9月1日起国内的商品要全面涨价。
    于是各地又先后出现抢购潮,米、面、油、调料、火柴、肥皂、洗衣粉、毛巾、被单、铝锅……
    不光是生活必需品,还有服饰、家电甚至是金饰都成了抢购的对象,全国性的抢购狂潮在不断蔓延,政府为此不得不多次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大规模的抢购潮。
    社会上的风潮影响的是每一个普通人,国文社最近同样人心惶惶,很多同事每天连上班的心思都没有,外面一有点风吹草动,一个个跑的比兔子都快,生怕抢不着东西。
    不少人家里现在囤的大米够吃两三年的,衣服塞到衣柜都放不下,盐、酱油这些调味品更是十年起步。
    下午,同事们在编辑部里聊天,姚淑芝吐槽道:“这帮人都跟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什么都抢着买,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邹昌义道:“说的好像你没抢着买一样。”
    姚淑芝无奈道:“大伙都抢,我能不抢吗?不抢吃什么,喝什么?”
    大家听了也心有戚戚,这话说的没错。
    物价疯涨,大家提前囤购物资,囤购的人越多,商品越紧俏,越要抢购,商品越要涨价。
    完完全全就是恶性循环。
    大部分明眼人也看得出来这种形势,可问题是,你不去抢购,别人把东西都买光了,明天你们家连下锅的米都没有,能怎么办?
    硬着头皮也得去买,不仅要买,还得抢着买,谁知道明天还能不能买到了。
    就在大家议论的时候,林为民悠哉的从外面开会回来,看着他潇洒的步伐,众人不由得羡慕。大家从未在林为民的口中听到关于“抢购”的话题,也没有从他话中听出焦虑,脸上看到惶急。
    他与外界的那些躁动仿佛隔了一层透明的薄膜,看着大家都处在一片天空下,呼吸的却不是同一种空气。
    “为民!”贺启智叫住了林为民。
    “什么事?”
    “刚才有人打电话来找伱。”
    “谁啊!”
    “你同学,金莹。”
    “说什么事了吗?”
    “没有,让你给回个电话。”
    林为民按照贺启智交代的给金莹回了电话,此时他正住在作家出版社给她安排的招待所里,接到林为民的电话,她的声音兴奋。
    “不容易啊,大作家,还能想着给老同学回电话。”
    林为民笑道:“跟你比,我可不是大作家。小金同志,前途不可限量啊!”
    “说不过你,晚上有时间吗?”
    “有啊,要请我吃饭吗?”
    “你是地主,难道不应该是你请我吗?”
    “也行,那晚上把小伟叫上。”
    “好。”
    傍晚下班,林为民驱车去接曲小伟,听说晚上要跟金莹吃饭,他有点兴奋。
    曲小伟现在混成了文化馆副馆长,抛弃了文学道路,走起了仕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