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附(二)-《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3)页
    永惟三十四年。
    冬。
    北风从漠北而来,扫荡整个关中大地。
    一场场大雪,直接落在长安城中。
    转眼已经年底,长安城再度热闹了起来。
    甚至是过分的热闹。
    无数的地方刺史,带着大量的人口从四面八方而来,最后汇入整个长安城,让整个庞大无比的长安城,更加繁华锦盛。
    安东安西,安南漠北。
    蕃州,倭州。
    天涯海角,几乎所有的地方州郡都派人来到了长安城。
    因为皇帝要禅位了。
    是皇帝主动禅位!
    天下盛世,文人嘴里的三代之治,也无过于此了。
    高祖皇帝禅位太宗皇帝,太宗皇帝禅位今上,今上禅位太子。
    虽然说这里面还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但一旦皇帝禅位成功,大唐不仅将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甚至还会为后世留下典范。
    不知道多少皇帝晚年的生死搏杀,都会彻底避免。
    ……
    腊月三十,午后。
    太极宫。
    通明塔。
    李承乾站在九层的通明塔塔顶,看着眼前的整个长安城,还有长安城外的终南山,太白山,渭水,以及整个茫茫天地。
    他这一生,修建宫殿不算太多。
    大明宫是贞观年间就开始修建的,而紫微宫是前隋遗留,大唐在基础上进行翻修的。
    只有这座通明塔,是李承乾刻意修建的,站在这里,他可以俯瞰整个长安城。
    尤其是夜间,宵禁之后,夜幕之下,万家灯火,更是有种一切尽在掌控的感觉。
    李承乾侧身,问道:“宫里怎么样了?”
    一身紫袍的王福来从阴影中走出,躬身道:“回陛下,后宫诸妃已经全部搬迁到了大明宫,只剩下陛下和皇后。”
    “嗯!”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又问道:“张柬之回来了吧?”
    “是!”王福来躬身,道:“张相已经从安东大都护府回转,国舅也跟着一起回来了。”
    苏瑰如今就任安东大都护府长史,其实谁都知道,他会在张柬之之后,接任安东大都护。
    只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如同其他几任宰相一样,同中书门下三品。
    李承乾点点头,问道:“今日是谁在值守朱雀门?”
    “是绛国公,他从安西回来,说要为陛下守最后一日的宫门。”王福来神色感慨,这些日子,苏定方,裴行俭,王方翼都是如此。
    “也好。”李承乾轻叹一声,道:“让太子上来吧。”
    “喏!”王福来拱手,然后转身走下通明楼。
    片刻之后,熟悉的脚步声响起,随即,一身淡黄色衮服的太子李象已经出现在了楼梯口。
    李象站定,神色略带担忧的对李承乾拱手道:“父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