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凭借我等如何能够……便是其余各家都连手起来,怕也是远远不够。”那老仆望着那衣甲鲜明的锦衣卫欲言又止道。 “既然四大商帮不够,那便在添上一些人吧,不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要促成此事,我只知道,此仇不报,我范明远誓不为人。” 范明远望着高台上那身穿蟒袍的少年郎决然道。 “少爷,您的意思是?” “他漕帮不是觊觎我甬商许久了吗?” “如今我范家只余下我一人苟活于世,那诸多渠道也是没了用处,既然他想要,把那数百年开拓的商道线路全部赠给他又何妨?” 范明远面无表情道。 于商帮而言钱粮产业固然重要,可其中最为宝贵的还是几十代人呕心沥血开辟出来的商道,那才是下金蛋的母鸡。 “漕帮吗?” 那老仆闻声也是愣了愣。 漕帮自古以来皆有之,由大河沿海的漕运水手自发组织而成,初始极为松散,和寻常的行会没甚区别,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是越发严密。 有残酷的漕规,家法,和江湖义气所维系,百十年前帮众便有万人之多,忙时为水手,闲时为水贼,这点和潮商有些类似,只是人数还要胜过不少。 前朝水运发达之后,江河所在之地也成了贸易兴盛之地,商贾云集,有了银子,便自然有人慕名而来,漕帮更是再度壮大,帮众不下三万余。 放眼整个天下不说实力最强,可帮众人数绝对能排进前几,其中鱼龙混杂,其中不乏刀口舔血的亡命之徒,和混迹其中的江洋大盗,巨寇水匪。 “他们当真愿意掺合这件事吗?” 老奴怔怔道。 “为何不愿?” “你要知道,新商税一出,受影响的除了咱们这些经商之人外,最大的便是他漕帮了,原本他是以贸易为生,自家也有不少产业。” “我们寻常商贾毕竟都是分散的,虽然苦不堪言,可也能勉强撑下去,可他漕帮几万帮众,多一成税,便要少几千人的吃食!” 范明远笃定道。 “最好是能由他漕帮牵头,在咱们临江郡起事,将全天下的商贾都卷进来!” 范明远说话间手掌再度握紧,那钻心的疼痛让他面目越发的狰狞。 “且不论如何,回去试上一试吧。” “噼里啪啦……” 范明远将手中的粘满鲜血的茶杯碎片摔在地上后猛然起身离去。 骆府, …… 翌日, 又有数十辆囚车被压送到了菜市口,这趟并非是商贾,而是他们背后的官吏及其家眷,这些人都是早些时候参与硕亲王一案的各地县衙的官员,拢共三十余人, 依照大离律法获利过万,皆是满门抄斩。只是算上家眷人数极多,直至今日才全部抓捕归案,送往京都。 第三日, 又有一批囚车被压至此处,皆是新商税试行之后阳奉阴违的官吏,和被查出顶风作案偷税漏税的商贾。 接连三日, 菜市场就一直没清净过, 天下商贾也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朝廷这趟推行新法的力度,人人自危,连带着上京城中过半的店铺都暂时关门歇业。 …… 与此同时, 临江郡城, 此地距离上京数百余里,乃是江河汇聚之地,商贸极为发达,商贾辐辏,五方杂处,远远看去,已有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景象。 码头之上更是繁华热闹,往来商贾,络绎不绝,无数扛着麻袋,搬运着货物的力夫穿行其间。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便是手持利刃守候在各处的骨干帮众,和码头边上手持长矛安然相处的场面,角落之中也不乏和当地郡兵玩着牌九的漕帮头目。 “走吧,咱们去搭搭线。” “也见见漕帮的帮主吧。” 刚刚下船的范明远便径直往码头外走去,作为临江郡的地头蛇,自然是知道他们的老巢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