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下马威-《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3)页
    景海春目不转睛的盯着窗外,春末的沙棘和红麻把天地都染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
    “连行间的杂草看起来都是如此的清秀动人。”
    “那不是杂草。”卢艺林嘴角微微翘起,说道:“这是播撒的绿肥,既能保水保湿,刈割后也能作绿肥,只是现在才发出来而已。”
    景海春默默点头,刘公社也不再说话,默默的看着灌木和草构建的生态系统。
    从嘉峪关机场出来,也有一片戈壁,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戈壁,飞沙走石,贫瘠荒凉。
    而这里称为绿洲更为合适。
    景海春说道:“能不能停下来看看?”
    “当然可以。”
    景海春和刘公社相继走进被青绿的牧草覆盖住的操作道,在牧草之下,是各种砾石。
    而牧草把根系扎进了石头缝隙中的浅薄土壤之中。
    “主任,这是什么草?”刘公社说道:“看起来有点像针茅。”
    “应该不是,。”景海春摇了摇头,看向了卢艺林。
    “针雀草。”卢艺林语气中不自觉就带了点傲然,眼神也不经意的扫过刘公社。
    “也是嘉禾的新品种,还有这沙棘和红麻,也都是嘉禾自主培育的新品种。”
    ‘新品种’三个字连续两次被他加重了语气。
    不用他刻意提醒,景海春和刘公社两人也正视了起来,开始在沙棘林里穿梭。
    一会儿看看草,一会儿摸摸树,卢艺林毫不怀疑如果两人带了锄头,会挖开看看根系情况。
    景海春还真是这样想的,回头必须得来挖挖看。
    “卢局,你之前说的文冠果也是嘉禾自主筛选培育的品种。”
    “是。”卢艺林说道:“嘉禾其实早就有发展文冠果产业的想法,不过一般的品种,嘉禾看不上。”
    “以前那些树,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能称之为能源作物。”
    景海春笑了起来,“也许这次嘉禾能给我们一个惊喜。”
    “先看看再说吧。”刘公社也不再那么笃定。
    卢艺林有点想笑,两人一开始来势汹汹,结果一看到戈壁上的‘绿洲’就熄火了,这火力也不行啊!
    看来,以后每次接人,这段路可以开慢点。
    …
    郭阳特意在大厦顶楼选了一间会议室,会议室的落地窗外,就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沙棘林。
    嘉禾参加会议的,除了郭阳,还有嘉禾生化的方晓章,以及张竞。
    站在窗前等了一会儿,会议室外便传来爽朗的笑声。
    回头一看,秦立军刚好带着一群人走进来,后者挥了挥手。
    “来来来,给各位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嘉禾的郭总。”
    “郭总,这是国家苹果产业首席专家、西北农林马锋旺教授。”
    郭阳打量了眼,来人带着金丝眼镜,眼睛有点小,穿着得体的西装,但内搭白色衬衣,显得肤色有些黑。
    干这行的只看肤色,肤色对味,郭阳就对这人改观了不少。
    有什么恩怨等会儿再说。
    “马教授,你好。”
    “郭总,久仰大名啊!”
    郭阳笑着和其握了握手,秦立军又跟着介绍其他人。
    “这是华夏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能源中心的景海春主任,这是刘公社博士。”
    景海春有些秃顶,也戴着眼镜,笑容可掬。
    而刘公社皮肤有点白净,长着一张马脸,也带了点假笑。
    郭阳也一一握了握手,他早就让方晓章打听了一番,这两人都有从事生物能源上的研究。
    景海春主要开展甜高粱和玉米生物质能源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同时在牧草上也有建树。
    刘公社则主要开展羊草分子设计育种,以及乡土草种质资源和基因资源发掘。
    两人在牧草上和苜禾有很大的相关性,不过刘公社是苏国洲教授那一派的。
    也因此和嘉禾过往没有交集。
    景海春说道:“郭总,嘉禾在牧草育种上实力雄厚,就没想过研究能源草?”
    “在研究啊。”郭阳撒了个谎,说道:“只是目前还没有成果出来。”
    “甜高粱不错,很有潜力。”
    景海春提了一嘴,也学着其他人,站到落地窗前去看景色了。
    郭阳突然感觉这几人都挺好说话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