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沈小姐,难道你忘了我邀请你的时候和你说过的话吗?现在店里没有人,你的工作……” 手上拿着瓷杯和玻璃酒杯的李想空不出手,向着角落里立式钢琴的方向扬了扬下巴: “喏,去练琴吧,只要适合咖啡馆氛围的曲子你自己选就可以。如果盲弹不习惯的话,休息的时候我去书店给你买一本琴谱。” 沈云舒连忙摆了摆手,在小本本上写下一行字: “不需要店主你再破费了,琴谱我自己有记的!” 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话,沈云舒从自己的吉他盒里翻出了之前画着长城曲琴谱的大笔记本,拿到李想面前,翻到了前面几页。 果然,本子上以清秀的笔迹画满了五线谱。 李想笑了: “知道了,那你去吧。能不能有客人上门,就看你的了。” 李想半开玩笑的话,似乎被沈云舒当了真,在听完李想这句话后,沈云舒三步并两步快步来到钢琴前坐下,一脸严肃地挑起了谱子。 “没事的,我就是开玩笑……” 沈云舒的手指依着韵律敲击着琴键,流淌而出的旋律,是乔治·温斯顿改编版本的《D大调卡农》。 舒缓的音乐下,时光逐渐慢了下来。 有人说,同样的音乐,不同的人听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见解,同样是欢快的曲调,有人会想起美味的食物,有人就可能会想到与伴侣的初次约会。但情绪的渲染总是相通的,音乐总是会令人感受到情绪,这就是其美妙而又伟大之处。 而对于李想而言,沈云舒的演奏的《D大调卡农》正如她的名字,给他一种闲适和放松的感触。 而当这首卡农演奏到一半的时候,一阵轻轻的脚步声进入了店内。 抬起头,李想看到的,是一名大约六十岁的老先生,在发觉李想正在看着他以后,老先生和蔼的笑了笑。 一方面是不认打断这份意境,一方面可能是受沈云舒的影响,李想从柜台下拿出一张纸,写下一行字,展示给这位老先生。 /本店座位免费,坐下听吧。/ 老先生微微眯起有些老花的眼睛,在看清李想写的这行字后,老人微笑着在身旁的座椅上坐了下来。 卡农最终结束了,而在钢琴的最后一份余音彻底散去后,老人轻轻鼓起了掌。 “小姑娘弹得很不错。可否容老头子冒昧地问一句,学习钢琴多少年了?” 沈云舒受宠若惊地站了起来,她虽然以在公众场合演奏赚取微薄的生活费,也经常被人称赞,但由于钢琴无法随身携带,她一直以来使用的乐器都是笛子或是萧,有时候会用口琴。对于自己的钢琴水平,她是有些不确定的,像她的音乐启蒙老师那样使用钢琴演奏并获得掌声,还是第一次。 而对于老人的问题, 沈云舒伸出手比划了几个手势。 老先生有些疑惑,而在他再次询问之前,李想解释道: “老先生,我们家的这位钢琴师不能言语,她刚才的意思是说她已经断断续续地练习了五年了。” “哦,是这样啊。” 老人知道了沈云舒的情况后,没有刻意重复强调不能言语的问题,转而问道: “不知道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还会不会其他的曲目呢?” 沈云舒比划了一下,李想又微笑着解释道: “老先生,她问您喜欢听什么风格的曲目?” 老人抬起头,似乎在回忆着什么,最终,老人给出了回应: “不知道这位姑娘会不会《梦中的婚礼》这首曲子?” 沈云舒点了点头,重新坐回了钢琴凳上。 《梦中的婚礼》旋律响起,老人闭上了眼睛。 他的孙女还小时,就经常弹这首曲子,据说是因为难度不高而且好听。自他的孙女成家以后,他便很少听到这首曲子了。 见老人非常惬意而怀恋地欣赏着音乐,李想便不再关注这位老先生了。 他开这家店的初衷本就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环境。店里最好能够坐上几个儒雅温和的客人,无论是喝酒轻声聊天的、还是饮茶看书的、亦或者是边品咖啡边工作的客人都能够互不干扰,享受店内的氛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