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灵狐夜杀人-《浮云魅影》
            
            
            
                
    第(1/3)页
    明月皎,白狐妖。
    夺魂魄,千里遥。
    造孽债,得恶果。
    纵天涯,何处逃?
    光和影总是相伴。
    越是光明处,越会有阴影。
    庐陵,南唐的疆域,神探的故乡。
    这样的地方本该安定和谐,现在却迷影重重。
    连环的命案、妖媚的白狐、骇人的童谣。
    这背后到底是鬼怪作祟,还是隐藏着惊人的阴谋?
    曦,晨曦。
    庐陵并不大,清晨格外静谧。
    此刻一辆马车由远处驶来,打破了小城的沉寂。
    这是一辆精致而宽敞的马车,富贵之人才可拥有。
    曙光渐渐照亮大地,照进挂着丝绸车帘的马车。
    车内坐着三个人,三个与众不同、气质出尘的人。
    白衣少年有些冷峻,正低头擦拭着一把宝剑。
    绿裙姑娘痴痴看着另一位公子,似乎若有所思。
    那位公子则用折扇挑起车帘,向外看着,神情复杂。
    马车刚接近庐陵,就听到那首被传得沸沸扬扬的童谣,到底作者是谁、始于何时、是何目的?
    他虽不知道答案,却明白这背后定是个阴谋。
    一个至今仍未止息的噩梦!
    “吁!”
    赶车之人一声呼哨,马车缓缓停在一群孩童旁。
    这些孩童极是天真烂漫,口中正欢唱着那首诡异的童谣。
    “明月皎,白狐妖。夺魂魄,千里遥……”
    随着马车停稳,车夫把身子探进车厢。
    他朝儒雅公子拱拱手,露出一抹微笑。
    “公子,我们到了!”
    儒雅公子似在想着什么,对车夫的话恍若未闻。
    白衣少年见状,用手拍了拍儒雅公子的肩。
    “茶兄,你在想什么?该下车了!”
    “啊……我们到庐陵了?”
    车夫点了点头,朝四下指了指。
    儒雅公子略一思忖,微微颔首,出了车厢。
    车厢中其他两人,也随着缓步走了出来。
    儒雅公子听见童谣微微一愣,随即快步走过去。
    “孩子们,是谁教你们唱的这首童谣啊?”
    他缓缓俯下身,语气无比和蔼可亲。
    众孩童见他不像是坏人,纷纷开口回答。
    “是村东头的小六子教我们的!”
    “这首童谣是他写的吗?”
    “不是,听说是位云游道士教他的。”
    三人听说又是云游道士,不禁想起金陵的风水局。
    姑娘看看儒雅公子,有些犹豫的开了口。
    “萧郎,这道士定不简单,我们要不要……”
    白衣少年不待她说完,也急着想去寻找那位道士。
    儒雅公子却笑着摇摇头,目光径直看向不远处的县衙。
    “我们去寻道士是大海捞针,不如先去县衙问个明白!”
    三人缓步来到庐陵县衙门前。
    此刻天色尚早,竟有许多百姓聚此围观。
    县令陈谯正端坐堂上,提审案犯。
    犯人是位女子,徐娘半老却风韵犹存。只见她浑身是血,人已憔悴到几近崩溃。
    “下跪者何人?”
    “大人……您已问过数次,何必再问?”
    陈谯重重一拍惊堂木,双眼怒视着此女子。
    “大胆!本官问话安敢不答?”
    “回大人,民女翠莺,是春风阁的店家。”
    “灵狐杀人一案的死者,是否都去过你店里?”
    “是的……但人不是我杀的!”
    “哈哈,分明是你谋财害命,还想狡辩?”
    “他们虽都是离开小店后遇害,但此事真的和我无关!”
    “大胆刁妇!事到如今还敢抵赖!”
    “民女冤枉!纵然屈打也绝不成招!”
    “杀人偿命,莫怪本官无情!”
    陈谯朝一旁师祖招招手,师祖当即捧来一纸公文。
    他抓过公文扔向翠莺,眼中尽是不屑之色。
    “此乃州中批文,你自己看看吧!”
    翠莺忙一把捡起公文,看后神情变得越发绝望。
    “我何罪之有竟被判斩,天理何在?”
    “你连杀三人,难道罪不该死?”
    “大人,民女真的没有杀人啊……”
    翠莺还要申辩,陈谯却不耐烦的摆摆手。
    “你这刁妇,公文在此,你就替死者偿命吧!”
    两旁衙役见状大步走过来,不由分说就把她往堂下拉去。
    百姓见案犯要被正法,个个欢欣雀跃起来。
    翠莺本想据理力争,怎奈身单力薄无力反抗。
    她一边被衙役推着向外走,一边大声哭喊起来。
    “昏官!昏官!若萧大人在,我怎会含冤而死?”
    衙役见她聒噪,抬手就要打。
    就在手将落未落之际,突然被一把折扇拦住。
    持扇的是位公子,一位儒雅不凡的公子。
    此处虽是县衙大堂,他却依然从容优雅。
    “小子!此处是县衙,你要造反吗?”
    “造反?我要造反不去皇宫,来此何干?”
    持扇公子微微一笑,衙役却被怼得满脸通红。
    陈谯见有人搅闹公堂,连忙吩咐衙役动手抓人。
    众衙役都人高马大,手持水火棍,非常人能敌。
    但见这位公子丝毫不慌,只是朝门口轻轻点点头。
    门口突然出现一道身影与漫天寒芒。
    刹那间人影站定,寒芒收敛,所有大棍尽数断裂。
    方才还凶神恶煞的衙役们,此时个个倒地**。
    陈谯、翠莺以及众百姓,全被眼前一幕彻底惊呆了!
    “你……你们要做什么?”
    陈谯指着持扇公子,战战兢兢问道。
    持扇公子从容的一笑,声音显得很轻松。
    “在下不想做什么,只想和您评评理。”
    “评理?评什么理?”
    “不讲别的,就先讲讲她!”
    他说着指了指翠莺,脸上略显同情与怜悯。
    陈谯不知面前之人是何方神圣,一时有些愣住了。
    “陈大人,您为何不说话了?”
    “本官秉公断案,有何不妥之处?”
    “您或许真在秉公执法,但却抓错了人!”
    “抓错了人?你的意思真凶另有他人?”
    “没错!凡是杀人者,必要先有动机。”
    “谋财害命不算动机吗?”
    “陈大人,请问死者都是些什么人?”
    “经本官调查,都是两月前才来此地的外乡人!”
    “庐陵绝非大城,为何会突然来许多外乡人?”
    “这……这本官就不清楚了!”
    “死者都多大年纪?是男是女?”
    “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健壮汉子。”
    “若她能杀死这些人,刚才还会无力反抗?”
    “这……她应该是给死者在酒里下毒了!”
    “应该?就是说您也只是猜测了?”
    “本官不知,此事只有她自己才清楚!”
    “你一问三不知,就敢随意判斩?”
    “本官查不出来,难道你能查出来?”
    陈谯轻蔑的看向持扇公子,目光咄咄逼人。
    持扇公子点了点头,更加轻蔑的看了一眼陈谯。
    陈谯嘴角泛起的冷笑,逐渐凝固在脸上。
    他半晌默然,许久才一字一顿的开了口。
    “你若真有这本事,此案任由你处置!”
    “好!但希望大人能给我行些方便。”
    “三日内你可便宜行事,但若逾时就一同法办!”
    “三日之内,我必给百姓一个交代!”
    当晚,三人找到此案幸存者大林。
    三个月前他突然出现在庐陵,并于半月内在当地成了亲,但好景不长,不久灵狐杀人案就在庐陵爆发了。
    大林未能幸免,虽然活了下来,但自此神志错乱。
    虽然请了当地最好的郎中,却也只能苟延残喘。
    想破案,证人无疑是关键。
    茶仪卿正想叩门,一个女人先走了出来。
    她见到茶仪卿不由一愣,随即给他跪了下来。
    “萧大人,求您一定要想办法找到真凶啊!”
    “本官未着官服,你又如何认得本官?”
    “我是庐陵本地人,多年前曾见过您一面。”
    “原来如此!本官今日前来正为此事。”
    “啊!萧大人愿意出手,此案定能水落石出!”
    妇人神情间尽显欢愉之色,茶仪卿却若有所思。
    “这位妇人,你是大林的妻子?”
    “妾身正是大林拙荆崔氏。”
    “你是两个月前嫁给大林的?”
    “是的,大人。”
    “你当时为何要嫁给他?”
    “这……”
    崔氏顿时面露难色,变得欲言又止起来。
    茶仪卿见状轻摇折扇,目光仍紧盯着崔氏。
    “大林是个金匠,有不少钱,所以……”
    “他是个金匠?”
    “是啊,他是个极高明的金匠。”
    “可这样的小城,能有几人花钱雇工,金匠恐怕不会太有钱吧?”
    “他是外地人。”
    “他是哪里人?有多少钱?”
    “他好像是金陵一代的,少说也有几十两银子。”
    “金陵一代?几十两银子?”
    茉莉见茶仪卿若有所思,不禁感到有些好奇。
    “萧郎,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没什么,只是感到有些奇怪。”
    “是啊,一个金匠随身带那么多钱干什么?”
    “只有一种可能……”
    茉莉似乎没明白茶仪卿所言,凤九天却明白了。
    “除非有人高价雇工做些违法勾当,事成后逼其远走他乡。”
    “小九,言之有理。”
    “可到底是何人雇工?又为何雇工?”
    “不知道,只有先见见大林再说。”
    屋中空气浑浊,味道令人几欲作呕。室内陈设简陋,可谓家徒四壁。
    床上躺着一个人,已经不像人的人。
    他的头发蓬乱,衣衫不整,全身已经溃烂。
    若非他呼吸时胸膛微微起伏,真的不像还活着。
    茶仪卿小心翼翼的靠近,想看的再清楚些。
    大林看似连呼吸都很困难,显是已经奄奄一息,此刻却突然从床上弹起,恶狠狠的扑向茶仪卿。
    “狐妖!不要动我娘子,我和你拼了!”
    以茶仪卿的身手,又岂会被他轻易扑中!只见他身子一侧,脚步微晃,刹那退出丈余。
    崔氏满怀歉意的看看茶仪卿,然后慢慢走向大林。
    “相公,你冷静一下!他是萧大人,不是狐妖。”
    “他……他真的不是狐妖?”
    “真的不是,真的不是!”
    崔氏忙用极肯定的语气说着,同时伸出手扶住他。
    大林有气无力的点点头,随后缓缓躺了下去。
    上一秒还力有千斤,此刻仿佛又变回一具尸体。
    “相公,萧大人有事问你,你快起来……”
    崔氏说着就想拉他起来,茶仪卿却忙摆了摆手。
    “不必!本官这样问话便可。”
    “好,那您尽管问。”
    崔氏极是信任的说着,然后退出了房间。
    茶仪卿依旧从容地走向床边,好像刚才的事情从未发生过。
    他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绝不能让庐陵百姓失望。
    “你叫什么名字。”
    茶仪卿看向大林,缓缓询问起来。
    大林此刻神志清醒,有些费力的答话。
    “我叫林永,别人都叫我大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