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 苏日战争-《重生苏联》


    第(2/3)页

    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协定,苏联红军会在苏德战争结束后的3个月内,也就是1944年8月或之前参加对日战争,但日军认为苏军至少要等到1944年10月才会有所行动。

    结果,过分轻敌,盲目判断的日本人最终还是失算了,苏联红军果然履行了雅尔塔会议的协定,刚好在德国投降后的3个月向日本控制的中国东北地区发起进攻。

    1944年8月9日,也就是德国投降书生效后的第三个月,苏联红军集结了89个师共包括150万人、五千多辆坦克、两千多辆自行火炮、约十万辆汽车、六千架飞机的兵力,向关东军发起了突如其来的进攻。

    和以往不同,苏军在进攻之前,并没有进行火炮准备。他们并没有采取以往先以火炮扫地,然后大举发起“乌拉冲锋”的作战方式,而是组建了若干支突击队,在夜色的掩护下越过边境,偷袭戍边的日本鬼子。

    因为日军疏于防范,再加上日军主力已经撤到要塞,同时重点封锁道路区的缘故,苏联突击队在没有遇到太多抵抗的情况下,完满地完成了任务。

    随后,到第二天早上,苏联红军主力部队、装甲部队,还有数千家飞机陆续越过边境,大举向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早在一个月前,日本的侦查情报人员就已经发现苏联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列车活动特别频繁,从而推断出苏军正在准备战争的结论。

    虽然这个情报引起了日军高层的关注,但轻敌的他们不但没有把苏联红军放在眼里,反而还将关东军主力撤了回去,重点防守现有的要塞区,封锁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道路,还制定了一套诱敌深入,在中国东北全歼苏军的方案。

    然而,日本人严重低估了苏联红军出动的兵力。

    如果苏军这次只出三四十万的话,被七十万关东军围歼还是有点可能的,但这次来的苏军士兵数量达到150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数量超过七千辆,兵力比日军还要多。别说围歼苏军了,日军能否挡住苏军的进攻也成问题。

    苏联红军的指挥员在心态上就成熟多了,虽然他们占了优势兵力,还使用了超越敌人一代的装备,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轻视日本这个狂热好战的敌人,所以他们做的准备会更加充分,还制定了不少后备方案,以防万一。
    第(2/3)页